安全是礦工的最大福利。加強煤礦安全基礎建設,是解決當前安全生產系統性風險的迫切需要。在煤礦,夜班如果不采煤,絕大多數無法達產。煤礦百米井下,受特殊地質構造的影響,工作面高低起伏不平、坡度大、拐點多且空間狹小。
煤礦生產,掘進先行,煤礦
工作面集控系統指揮中心,一名操作人員正坐在總控臺看著屏幕操作著采煤機進行割煤,大屏幕上分布著井下各個角度的實時狀況。割煤、推溜、移架、運輸等工作均可通過地面鍵盤遠程操作完成,穿著白襯衫,在地面上就能采煤。
煤礦實現了
工作面集控系統全自動開采,操控工在地面上通過大屏幕就可以掌握生產狀況,利用鍵盤和鼠標控制工作面智能化綜采機組所有設備,輕松完成割煤、推溜、移架和運輸等生產流程,徹底把礦工從高危艱苦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。
如今有了智能化
工作面集控系統,操作人員只需在采煤面500米外的“智能化工作面監控中心”摁下總控臺啟動按鈕,設備即能依次開啟,遠端的采煤機自動前行,割煤、推溜、移架、傳輸一氣呵成。原來一個班的20名采煤工如今都離開井下工作面,咸成前和工友們變成了智能操控手或巡檢工。
工作面集控系統采煤機實現了記憶割煤,液壓支架實現了自動跟機移動,運輸設備實現了集中自動化控制,綜采設備實現了數據實時監測。采煤工人從勞動者變成了‘指揮官’,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,而且產量較普通裝備提升近一倍。
通過
工作面集控系統智能化升級、系統優化整合,采掘兩大專業減少崗位人員6092人,其中采煤區隊定員由122~182人降至26~36人,掘進區隊由113~171人降至52~64人,越來越多的礦工從危險、繁重的傳統采掘直接生產中解放了出來。一直以來,煤礦工人最擔心的不安全、勞動強度高、休息時間沒保障等問題,現在都迎刃而解了。危險的、勞動量大的工作都有智能設備代替了,讓我們有了充足的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時間,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直線上升�!爸悄芑薄爸腔刍薄靶畔⒒闭蔀樯侥軛椀V煤礦生產的標簽。